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都市社會學
URBAN SOCIOLOGY 
開課學期
98-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系  
授課教師
陳東升 
課號
Soc2028 
課程識別碼
305 331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社207 
備註
限修過社會學甲者。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77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82URBANSOCIOLOGY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設計是依據都市社會學理論發展時序為依據,課程的第一部份先介紹歐洲、美國與台灣都市社會學理論典範的形成與轉變,接著討論都市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將理論典範與都市歷史經驗連結在一起。第二部份則是順著當代都市研究(20世紀)的發展,從美國的芝加哥學派開始,分別介紹這個理論對於都市整體發展和都市人生活狀況的觀點,接著討論延續著芝加哥學派發展出來的,對於都市生活採取肯定立場的都市次文化理論,以及都市社區研究。都市社區的研究所引導出來的議題是社區的延續、轉型或瓦解、都市社區隔離的議題,因此討論都市失序、都市貧窮與底層階級的問題。當都市出現衝突時,社會控制必然會由優勢團體來發動,在微視面都市的監控與隔離是解決都市問題的一個工具,而整個族群或階層在都會空間的遷移則是鉅視面的策略,花園城市、新都市主義、郊區化或縉紳化都是這些策略具體的展現。都市理論的發展在1960年代以後注意到資本主義城市的發展,討論都市財富累積的目的和機制,以及資本主義在全球層次的展開對於都市發展所造成的影響。1980年代後期,都市研究受到後現代主義等理論典範的影響,出現所謂理論典範的文化轉向,研究重點以都市地景的書寫、都市居民認同的敘事和想像、文化差異、都市消費等為主。最後,都市政治則是回過頭來討論都市居民如何制衡資本家、國家機器的權力,建立一個為了公民生活而發展的城市。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的是提供修課的同學對於都市社會學研究成果與理論發展有一個通盤性的瞭解,上課的討論案例以我們生活的台灣城市為主,將都市社會學的理論用來解釋台灣都會發展的不同面向。每一週指定閱讀教材包括中英文,所有教材已彙集成讀本,修課同學可以自行前往影印店購買。希望進一步深入閱讀各個都市社會學理論的同學,可以根據課程表在每個單元所提供推薦書目中,規劃自己研讀的進度,閱讀這些推薦論文之後,有任何的疑問或是心得,歡迎與老師討論。 
課程要求
除了上課的討論外,我也希望同學能夠透過實際觀察或是訪談過程,去了解台北都市經驗的不同面向,因此設計三個作業。第一個作業是修課的同學(二人一組)選擇由課程所提供的台北都會區特定區域田野考察手冊(至少有四個不同地點的手冊可以選擇),根據這份手冊的指引進行實地田野考察,並記錄心得。根據考察之後的成果,再去蒐集資料修改與增添這份田野考察手冊的內容。第二個作業是都市影像,都市社會學的研究與觀察最特別之處就是強調視覺的重要性,其中Walter Benjamin就是一位代表性人物,因此設計這個作業。四位同學一組拍攝2-3分鐘長的短片,呈現出一個或一組都市社會學概念,並附加文字(至少200字)說明拍攝內容與都市社會學的關連。第三個作業是針對2010年年底台灣都市行政體系將產生重大的變化進行分析,請同學蒐集新北市、台中市、大台南市、大台北市(選擇其中一個都市)各黨參選人有關未來都市發展與都市規劃的政見,並加以評估和討論其可行性,及可能產生的影響,老師及助教會提供四個城市的一些基本資料及文獻供同學做作業時參考。

最後,我也鼓勵同學可以安排自己的學習方式,所以每週提供一些參考閱讀的書目,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規劃閱讀的進度,如果在閱讀上有問題可以找老師討論。最後,我也提供一個書單,針對特定主題,想要比較深入閱讀的同學,可以花點時間閱讀,讀完之後,撰寫心得報告。

學期成績:三項作業每項15分,共45分,作業逾期不收;期末考試45分、課堂參與討論的表現也將另入評分範圍10分。撰寫讀書心得報告的同學,老師會加以評閱,並給予學期成績加分,最多加10分,但不得超過100分。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二 14:00~15:00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考試 
45% 
 
2. 
課堂參與討論 
10% 
 
3. 
作業 
45% 
三項作業每項15分,共45分,作業逾期不收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6  <b>導論與課程介紹</b><br>都市社會理論典範的轉變:台灣、歐洲與美國社會的比較<br>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臺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巨流圖書公司。(頁365-398)<br>
*西蒙.帕克(Simon, Park)、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臺北:群學。(第一章,都市理論的基礎)
 
第2週
3/05  <b>都市社會理論的先驅者(德法學派)</b><br>
*西蒙.帕克(Simon, Park)、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臺北:群學。(第二章,都市理論的基礎) 
第3週
3/12  <b>都市歷史分析</b><br>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0:47-82。<br>
*Pirenne, Henri. 1996. < “City Origins” and “Cities and European Civilization”. From Medieval Cities (1925)>, Pp.37-45, in The City Reader (2nd.) edited by Richard T. LeGates and Frederic Stout. London: Routledge. 
第4週
3/19  <b>芝加哥學派 I(人文區位學)</b><br>
*西蒙.帕克(Simon, Park)、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臺北:群學。(第三章,城市描述)<br>
*林瑞穗 1997,〈都會化與都市生態-大型都市〉,頁127-155。收錄在《臺灣的都市社會》,蔡勇美與章英華編。臺北:巨流。<br>
*Burgess, Ernest W. 1996. < “The Growth of the City: An Introduction to a Research Project” From Robert E. Park et.al., The City>, Pp.155-161, in The City Reader (2nd.) edited by Richard T. LeGates and Frederic Stout. London: Routledge.<br>
<font color=red>發放第一次作業 [3/20日信義計畫區實地考察]</font> 
第5週
3/26  <b>芝加哥學派 II(陌生人、移民)</b><br>
*傅仰止 1985,「邊際人」的理論傳承,中國社會學刊: 123-144。(陌生人、邊際人)<br>
*Wirth, Louis. 1938.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Pp.97-105, in The City Reader (2nd.) edited by Richard T. LeGates and Frederic Stout. London: Routledge.  
第6週
4/02  <b>都市次文化理論</b><br>
*傅仰止 1997,〈都市中的個人〉,頁160-189。收錄在《臺灣的都市社會》,蔡勇美與章英華編,臺北:巨流。<br>
*Fischer, Claude. 1982. The Urban Experiences. (Chp. 2)
畢恆達、郭一勤、夏瑞媛,2008,〈臺灣的街頭塗鴉文化〉。《臺灣社會研究》70:79-120。
 
第7週
4/09  <font color=red>作業一:修課同學自行實地考察</font> 
第8週
4/16  <b>都市社區研究(社會資本)</b><br>
*西蒙.帕克(Simon, Park)、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臺北:群學。(第五章,郊區與族裔聚居區之間)<br>
*熊瑞梅、吳文楦,1997,〈都會化與居民地方連繫:以台中地區為例〉,頁315-350。收錄在《臺灣的都市社會》,蔡勇美與章英華編,臺北:巨流。<br>
*Gans, Herbert J. 1996. < “Levittwon ad America.” From The Levittowners>, Pp.63-68, in The City Reader (2nd.) edited by Richard T. LeGates and Frederic Stout. London: Routledge.<br>
<font color=red>[第一次作業繳交期限]</font> 
第9週
4/23  <b>資本主義城市(都市政治經濟學)</b><br>
*西蒙.帕克(Simon, Park)、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臺北:群學。(第六章,都市財富)<br>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臺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巨流圖書公司。(第二章)<br>
<font color=red>發放第二次作業</font> 
第10週
4/30  <b>隔離、都市失序與底層階層(都市貧窮)</b><br>
*史提夫.派爾等(Pile, Steve et. al) 、王志弘主譯,2009,《無法統馭的城市?秩序/失序》。臺北:群學。(第二章,都市失序)<br>
* Wilson, William Julius. 1996. < “From Institutional to Jobless Ghettos.” From When Work Disappers: The World of the New Urban Poor>, Pp.37-45, in The City Reader (2nd.) edited by Richard T. LeGates and Frederic Stout. London: Routledge. <br>
*周素卿、劉美琴,2001,〈都市更新視域外的性別、遷徙與貧民窟生活世界:以臺北市南機場社區女性居民的經驗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 30:19-54。<br>
 
第11週
5/07  <b>都市文化研究(書寫、認同、消費與地景)</b><br>
*夏鑄九,1993,〈台灣的文化編入與脫落-依賴城市都市象徵之初步觀察〉,頁305-336,收在夏鑄九著,《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br>
*西蒙.帕克(Simon, Park)、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臺北:群學。(第八章,四處碰壁)<br>
*Zukin, Sharon. 1996.”Whose Culture? Whose City?” From The Cultures of Cities>, Pp.131-142, in The City Reader (2nd.) edited by Richard T. LeGates and Frederic Stout. London: Routledge.<br>
 
第12週
5/14  <font color=red>作業二:升格直轄市的分析</font> 
第13週
5/21  <b>都市的公共空間、隔離與監控</b><br>
*西蒙.帕克(Simon, Park)、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臺北:群學。(第三章與第四章)<br>
*Davis, Mike. 1996. < “Fortress L.A.” From City of Quartz: Excavating the Future in Los Angeles>, Pp.193-198, in The City Reader (2nd.) edited by Richard T. LeGates and Frederic Stout. London: Routledge.<br>
<font color=red>[第二次作業繳交期限]</font> 
第14週
5/28  <b>郊區化與縉紳化</b><br>
*西蒙.帕克(Simon, Park)、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臺北:群學。(第四章,烏托邦願景)<br>
*Fishman, Robert. 1996. < “Beyond Suburbia: The Rise of the Technoburb.” From Bourgeois Utopia: The Rise and Fall of Suburbia>, Pp.77-86, in The City Reader (2nd.) edited by Richard T. LeGates and Frederic Stout. London: Routledge.<br>
<font color=red>發放第三次作業</font>
 
第15週
6/04  <b>全球城市與後殖民城市</b><br>
*朵琳.瑪西等(Doreen Massey et al.)、王志弘主譯,2009,《城市世界》。台北:群學。(第三章,世界中的城市)<br>
*Sassen, Saskia. 1996. < “A New Geography of Centers and Margins: Summary and Implications.” From Cities in a World Economy (1994)>, Pp.37-45, in The City Reader (2nd.) edited by Richard T. LeGates and Frederic Stout. London: Routledge.<br> 
第16週
6/11  <b>都市政治(成長機器、都市社會運動)</b><br>
*西蒙.帕克(Simon, Park)、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臺北:群學。(第七,爭議的城市)<br>
*Mayer, Margit. 1996. < “Post-Fordist City Politics.” From Post-Fordism: A Reader (1994)>, Pp. 229-239, in The City Reader (2nd.) edited by Richard T. LeGates and Frederic Stout. London: Routledge. 
第17週
6/18  <font color=red>[作業三:短片發表與期末討論]</font>